英文版:https://chenshuz.substack.com/p/writing-was-the-best-thing-i-did

自由的一年

我上学比较早,经常是班里最小的学生。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份“免费礼物”——多出的一年,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生活。在 2024 年,我终于把这份礼物兑现了。这一年,没有学校、没有工作,完全属于我自己,随心所欲地反思、成长和创造。

两周一次的公开写作

这一年里,我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就是坚持写双周博客。最开始我只是想告诉家人朋友我的近况,但没想到受益最大的却是我自己。公开写作要求我能清晰表达一个核心想法,这成了对我是否真正理解自己写的题目的终极考验。每两周,我都会选一个主题,要么是:

  • 一条顿悟,值得记录下来,留作以后的提醒,或者
  • 一个很让我兴奋的发现,让我迫不及待想和别人分享。

这个习惯让我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。我更清楚了自己的情绪、决策方式、重复的行为模式,以及什么事情让我充满能量,什么事情让我筋疲力尽。
我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在往前走,而不是在原地打转。

以下是今年的三个转折点:


发现我的“抑郁模式”

五月的时候,我写了一篇关于斯多葛主义的文章:
https://chenshuz.blog/stoicism

一开始我只是想蹭蹭斯多葛的热度,我特意写得轻松有趣,希望读者容易接受。我还把草稿给朋友看了,幻想着收获满满好评。结果,他看了 10 秒,就给了我一些“扎心”的反馈:

  • “目录在哪儿?”
  • “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?我有点迷了。”
  • “这段有点无聊啊,大多数人估计会直接跳过。”(但是我自己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好😂)

当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参加了写作版的“Gordon Ramsay Show”。我开始怀疑自己:写这些到底值不值得?是不是在浪费宝贵的间隔年?

写了一篇关于斯多葛主义情绪控制的文章,结果因为一条评论心态崩了,真是太讽刺了。我自己先践行一下自己写的“理论”吧。冷静下来后,我重新看了朋友的意见。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,而且改起来也不费事。如果能改好,文章对读者来说确实会更清晰。

不过,没有正面反馈的话,写作真的挺难坚持的。而且我做事情常常是三分钟热度的,这次来点不一样的,设个小目标,写满五篇文章再放弃。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,我觉得没什么理由再emo了。于是,我把这个经历记录在了以下文章里:
https://chenshuz.substack.com/p/emotion-is-a-compass
https://chenshuz.substack.com/p/how-gpt-talked-me-out-of-self-doubt

这是个挺新鲜的体验:原来可以不emo,继续往前走。

虽然听起来很简单,但对我来说并不容易。对过去的我来说,emo是个反复出现的主题。甚至有点像我的“舒适区”。考试没考好,emo一下;长胖了,emo一下;emo了,emo一下。没有人喜欢emo,但对我来说,emo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,甚至可能是一种“习得性无助”。

斯多葛主义教会了我处理负面情绪的新方法。我开始把emo当成一种信号,它提醒我有问题了,该查看一下并且解决它。


给“内心的霸凌者”一个新剧本

改变当然没有那么容易。第二个考验很快就来了。

六月的时候,我腰疼了两个月。负面情绪又包围了我:“真是垃圾。个人项目都没按时完成。朋友聚会也没法去认识新朋友。还去不了健身房,肌肉都在掉。”

这个声音一直都在。在我状态最差的时候,它尤其大声,感觉是我唯一能听见的声音。

它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我的“身体形象”。它会悄悄地说:减掉 20 磅,你的生活会更轻松、更幸福。多年来,我听信了它,尝试各种减肥方法,戒糖戒碳水。它们确实短期内有效,但最后体重总是会反弹。几次失败后,我终于明白,这些方法根本不长久。

有一说一,我喜欢点心,真的做不到不吃面包和甜点。我也意识到,体形更多是基因和生活方式决定的。除非我永久改变生活方式,否则不会有持久的效果。

虽然那个声音老是说些丧气话,这次我觉得有它有点好笑并怼了它:“行了,听见你说的了。你天天说这些,有没有点新鲜的?说点好话来听听?”

那个声音突然卡住了,仿佛善意对它来说是个外来的概念。然后,犹豫了一下,它终于说:“你已经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了。”

虽然有点尴尬,但也算是个好的开始。我相信它会慢慢习惯说更多好话的。
我把这些想法写进了这篇文章:
https://chenshuz.substack.com/p/life-as-a-repeated-prisoners-dilemma


爬出“决策瘫痪”的坑

这些反思帮助我摆脱了抑郁的阴影。我发现自己“开心”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不少。

带着新的心态,我把注意力转回了编程。虽然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,也有一些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,但几乎没做过什么自己兴趣主导的项目。这一直是个遗憾。所以,我开始通过 The Odin Project 学习全栈技能。

学习过程中,我发现比起单纯看书,动手做东西更好玩,学的也更快。我开始有了信心,给父母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。这让我很兴奋,直到我被一个小问题卡住了。

一个关于两个 UX 选项的小设计决策,让我纠结了两天。我想做出“最优”的选择,结果在两者之间反复横跳。最可怕的不是项目的延迟,而是精神上的内耗。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:

“面对不确定性时,人脑的生存本能会开始脑补各种糟糕的可能性。我的能量都耗在焦虑和担忧上了,最后陷入自我怀疑和挫败感的漩涡。过度思考让一个简单的选择变成了自己挖的坑。”

最后,我列出了两个选项的优缺点,终于做出了选择。通过这件事,我学到了一条经验:正确的决定 > 错误的决定 > 不决定

我把这次经历记录在了这里:
https://chenshuz.substack.com/p/decision-paralysis

“决策瘫痪”可能是我造东西时快乐减少的最大原因。这是我第一次找到根源,并给它命名。现在,我做决定依然会犹豫——比如要不要搬到纽约,找什么工作,甚至晚饭吃什么。犹豫已经是我的性格。但每次犹豫发生时,我都能意识到它,回想起这个经历,并主动采取步骤做出决定。通过练习,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变得更果断一点。


记忆化生活

这些就是我 9 个月写作旅程中的重要转折点。就像编程中的“记忆化”(memoization),通过存储小问题的解决方案来避免重复计算一样,写作对我来说也是如此。每篇日志都变成了一个“存储的答案”,让我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打转。写作帮我优化了面对生活挑战的方式,就像记忆化优化了代码的计算过程一样。新的一年,我会继续写下去,反思、记录,并一个个“记忆化”的洞察来解决生活的动态难题。